【创业资讯】港珠澳大桥通车,港资终成前史 -大玩家官方网站
作者 | 青头
港珠澳大桥盛传将于本年10月底通车。大桥的通车,可极大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以及经济的下一个腾飞。
金风起,南国秋。从2009年开工直今,这历时挨近十年的马拉松,总算来到成功的终点了。
可是,这座大桥构思的开端提出者,香港爱国商人胡应湘,对面临这个值得庆祝的隆重时刻,心里却充溢落寞。
胡应湘于1983年首度提出兴修伶仃洋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前称)的设想。而现在,年逾80高龄的胡爵士,总算在本年2月,受港珠澳大桥缔造方的约请,站在大桥上回想最初的基建梦。
图片来历:中评社
按胡应湘本来的方案,港珠澳大桥与旗下公司合和公路基建(0737.hk)具有广深高速公路和广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两条公路,组合构成一个“金三角”,撑起粤港澳大湾区的雄伟蓝图。
图片来历:合和公路基建年报
现在,蓝图仍旧雄伟,但却是他人的蓝图,大桥从规划到完工,胡应湘却连一个参加者都不算。
胡应湘旗下的合和实业(0054.hk)于1972年香港上市,彼时成为首家华资地产股,比其时的长江实业(0001.hk,后改名为“长和”)和新鸿基地产(0016.hk)抢先许多。及至七十年代晚期,胡应湘嫌本港地价太高,办地产不及在我国搞基建稳健,所以决心把合和由地产公司转型为一家基建公司。
2017年12月29日,在协作深圳地方政府开展的名义下,合和实业以逾98亿港元的作价,将持有的合和公路基建全数权益拱手相让予深圳市政府旗下的深控投。对此,买卖虽可令公司大赚逾49亿元,但胡应湘毫不讳言,“对出售财物感到不舍”。
港珠澳大桥从设想到终究完工,一路随同的是港资与内地本钱在基建范畴的博弈;而合和终究被收买,标志着港资终究退出舞台。胡应湘的无法与落寞,正是这个年代大势的注脚。
变革开放之初,内地是一个大齿轮﹐而港资是一个个非常重要的小齿轮,渐渐带动大齿轮滚动。现在,大齿轮越转越快,小齿轮的效果已变得可有可无。港资正在离别以往的人物。
一、旧日的公路大王,在公路上遇劫
“变革开放四十年,深圳为什么能锋芒毕露,第一是靠着香港。”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曾表明,他以为不只港商,整个香港都在变革开放中扮演着重要的人物。依据世界银行数据,变革开放初期香港人均gdp为3,924美元,内地人均gdp为156美元,而广东人均gdp只要150美元。
80年代,其时西方抵抗我国,令港商成为中心的座上宾,多位香港富豪巨贾获中心领导接见。这以后于90年代,开端呈现港商出现内地的基建出资潮,合和、新世界集团、长实集团等在内地许多出资公路、电厂等项目,为内地带来名贵的资金、技能和商业运营的经历。最挨近香港的深圳首先受惠,这以后,香港带来的这种商场经济生机亦很快从深圳蔓延到内地。
胡应湘就是其时北上出资的前驱之一,更是内地的基建前锋。
胡应湘早于70年代认知到,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增加的重要性,早着先机向深圳政府提出高速公路的缔造方案。不过,其时的领导却表明方案太超前,“我国人连单车都买不起,怎会需求高速公路?”。
可是胡应湘并没有容易抛弃,在几经解说下,地方政府终究理解到,世界上不会有一个发达地区能够没有高速公路。
因而,作为衔接广州市、深圳特区、香港的重要通道 - 广深高速项目正式诞生,亦是国内第一条成功引入外资建筑的高速公路,而相似的“借款筑路,收费还贷”的形式开端鼓起,实施“以桥养桥,以路养路”,大力推进了全国公路缔造的开展。
图片来历:网络,“要想富,先筑路”,这标语于90年代从前刷遍全国,乃至现在“一带一路”方案中亦是在沿线国家建筑公路
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分依照项目本钱金的来历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还贷公路”,另一类是“特许运营”,望文生义,第一类是政府经过举债方法筹钱缔造,第二类是以用政府和社会本钱协作的ppp形式,让民营企业用自有本钱或许经过商场融资来缔造。
它们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经过收取路途通行费作为收入来历,但不同的在于,第一类收费的意图仅仅是地方政府偿还最初缔造费的本息,并不以盈余为意图,而第二类的收费意图当然是盈余,而广深高速显着是第二类。
广深高速于1981年提出、1987年开工、1994年全线试通车、并挑选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这个重要日子正式通车营运,项目专营权为30年直至2027年。
这以后,跟着经济起飞,私家轿车保有量急速上升,高速公路运用者越来越多,广深高速成为了一头现金牛。现在日均车流量达10.4万架次,日均路费收入达940万元,更被称为“全国最挣钱的高速公路”,不过盈余之强也开端引起巨大争议。
图片来历:合和公路基建年报
2011年,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节目《广东高速路收费再追寻》,指出广深高速收费不合理问题。随后2014年,新华社发文怼高速公路为何成了暴利行业,而广深高速相同地是被针对目标。
据新华社发表,广深高速最初出资114亿元,而到2012年已累计收费超越410亿元,收入远远超越出资,莫说公路的专营权还要继续到2027年。
图片来历:我国经济网
我国变革初期,政府严峻缺少资金及技能,天然要依托外资辅佐,但物是人非,现时引入内地民资已是满足有余,港资在内地的基建项目现已简直绝迹。另一方面,其时为了引资,内地给予了港资许多的优惠,现在当然是希望能赶快回收。
在公路上行走多年,可能遇上公路掠夺是迟早的事。
胡应湘在内地出资基建几十年,早见惯大风波,商业条款被政府随时更改的事层出不穷,而公司的应对方法都是静静协作,正如另一个相同最早进入内地商场的新世界集团亦曾面临相似的事。
多年前武汉政府无法处理长江二桥项目达10亿元的资金缺口,所以新世界便出资帮忙,一起享有30年收费权限。但后来不到10年,市政府便决议撤销路桥收费,新世界亦只好割价出让,而市政府亦顺畅回购大桥。
图片来历:新浪网
所以,即便合和在曩昔十几年里一向致力开展广深高速,眼看港珠澳大桥行将能推进大湾区开展,有利广深高速,但全部在政府布局前都得被买断变为国有财物,一句亦不能多言。
图片来历:网络
尤如莎士比亚的名句" to be ,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关于港资,可能只要自动或是被迫撤资,除此之外,别无他选。
二、专注搞基建,只换来满头花发
当触及撤资时,论题当然少不了香港首富李嘉诚。数据显现,李嘉诚由2011年起现已卖出了中港两地约2,500亿港元的财物,并将资金投向英国、欧洲其它国家和澳洲。
事实上,李嘉诚与胡应湘相同是最早进入内地的港资,从现在来看,一个已早早开端撤离,另一个则坚持至被收买的前一刻。
论资排辈,胡应湘是排在许多现在活泼于香港楼市的大企业之前,他于1969年创办了合和,与长实、新鸿基、新世界及恒隆合称“华资五虎将”。
但回到当下,现在整个合和集团市值共350亿港元,相反,李嘉诚单单长和(0001.hk)一间公司就挨近3,500亿港元市值,并且长和系在全球的出资触及50个国家和地区,范畴包含房地产、货柜码头、电讯、媒体、日常用品、电讯业、高科技等工业,共具有逾30万名职工。
不单是长和,合和的规划也早已比不上其他三虎,而分水岭发生于1978年,胡应湘牵头初次与李嘉城、郑裕彤等合组财团协作,在广州兴修我国第一个完全由外商出资和办理的我国大酒店。
图片来历:网络,胡应湘(左二)牵头与李嘉城(左三)、郑裕彤(左一)于70年代合组财团开展我国大酒店
在酒店兴修期间,广州常常停电,影响施工,加上其时广州香港一个来回就花费一天的时刻,令胡应湘深深感受到内地基建的落后。左思右想,胡应湘便决议为国内开展做点更火急的事,开端出资电力和交通工作。
在金钱有限下,把资金花在报答期长、而充溢不确定性的基建项目,这个做法被其时不少人士视为愚笨。即便如此,作为土木工程专家和建筑师的胡应湘,对基建自有一份执着,合和也正式转型专注基建项目。
从我国变革开放自今的30多年里,胡应湘提议缔造并执行的项目不乏其人,如沙角电厂、广珠高速、虎门大桥、深圳火车站联检大楼等。虽然基建为胡应湘赚了不少钱,但比照专注搞地产及国际化的李嘉诚,合和的规划开端被大幅抛离。
比方1984年胡应湘花费40亿元在东莞树立的沙角b电厂,这以后又出资了150多亿建成了沙角c厂,两个电厂供给广东20%电量,最终都在运用10年后无偿交给了国家。而同于1984年,李嘉诚在加拿大花了32亿元出资赫斯基动力,现在赫斯基动力为李嘉诚赚了逾300亿美元。
假设韶光能够倒流,合和坚持做香港地产的话,即便胡应湘的身价不到李嘉诚水平,可是要挤身全港五大开展商也不是难事。
现在港珠澳大桥大桥快通车了,胡应湘没有参加的人物,剩余的两条公路也被收买了,基建梦也好像完结了。
终究胡应湘有没有懊悔,我不太清楚,不过这让我想起上一年12月底的某个拜访,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出售合和公路基建,他大约缄默沉静了半秒,一字一顿地说:“你们有谁人没用过合和的高速公路?”
言下之意,我喜欢你不懊悔,也尊重故事的完毕。
图片来历:网络
三、结语
内地是一个大齿轮,港资是一个小齿轮,港资作为其间一个小齿轮渐渐带动了大齿轮滚动。而内地的经济起飞后,大齿轮越转越快速,港资作为小齿轮的效果已渐渐阑珊,已不再有不行代替的效果。
事实上,自香港回归后,中港两地之间的许多距离已被抹平,而港商和内地商人的概念亦将会越来越淡,在变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分,胡应湘沽出合和公路基建也意味着一个年代的完毕,港资曩昔作桥梁与跳板的前史人物将正式离别。
未来只会剩余国有本钱、民有本钱以及外资,港资这个名词,行将写进前史。
公司注册 请找“众通商务秘书”400-9969-668
本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公司删去